Archives5 月 2025

演出保丨突发!王力宏演唱会一脚踩空,差点摔下舞台!

演出保丨突发!王力宏演唱会一脚踩空,差点摔下舞台!

5月2日晚,王力宏杭州演唱会现场发生意外故事。根据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在当晚的演出环节中,王力宏唱完歌后本应该乘坐升降台退场,升降台却提前下降,还没等到王力宏站上去便已下沉,造成王力宏一脚踏空,险些摔倒。

王力宏演唱会现场

幸好在本次意外中,歌手本人没有受伤,也没有对演出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深感万幸的同时,也因吸取教训:做好应急预案,为演出人员配置完备的保险,这是主办方在举办演出时一定要做到的事。

【演出保】作为专业的演出活动保险服务商,在演出保险行业拥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服务于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杂技表演、歌剧话剧、电影路演等等演出类型,专为演出行业保驾护航。

针对文中这样的情况,演出保推荐【演出保|明星艺人险】,可根据艺人情况进行专属订制,具体情况如下:

覆盖超高保额

明星艺人保险不仅可承保100万-5000万的保额,超高保额方案可联系演出保客服专属订制。

可提供SOS紧急救援服务    

SOS紧急救援遍布全球救援网络,及时响应,一旦有意外发生,可以让艺人得到最及时的救援。

可以覆盖高端医疗

明星艺人注重隐私,高端医疗不仅可以让艺人免去在普通医院排队的情况,也可以让艺人享受到更安全的隐私保护。

可提供特殊保障

演出保可根据各个明星艺人的特殊需求为明星艺人的某个特定身体部位进行保障。如钢琴家的手部、舞蹈家的腿部等。

当然,一场演出中,除了明星艺人,还有很多尽职尽责的普通演出人员,他们同样需要保障。对此,演出保推出【演出保|演出人员险】,具体情况如下:

【演出保|演出人员险】是以主办方所聘请的演出人员在受邀期间从事相关工作时因意外事故导致伤残、死亡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责任保险,其保险对象主办方对于演出人员应当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保障情形

工作人员在工作地点、或从事跟工作相关的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死亡等,例如演出中伴舞人员受伤。

 

保障范围

意外身故/残疾

意外医疗费用

意外事故产生的住院费用、各种救护费用

误工费

雇主与雇员因此产生的法律诉讼费用

除此之外,【演出保】作为专业的演出保险服务商,还提供以下方案:

【演出保|演出器材险】

专为演出器材设计的,可赔付其因自然灾害或意外导致的损伤或损失,使用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损坏,器材失窃等情况。

【演出保|活动取消险】

可保障各种室内外活动因为偶然事件发生而取消可能造成的损失。

……

随着演出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明星艺人都在举办演唱会,而演出中艺人发生的意外事故却屡见不鲜,除了完善的保险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

01定期检查设备

  • 定期检查维护升降台设备,确保其运行良好。
  • 演出前对升降台进行调试,确保其升降平稳、定位准确

02紧急预案

  • 制定可能突发的各种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预案,如摔倒等。
  • 确保现场有医疗人员和必要的急救设备。

03人员培训

  •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
  • 艺人应接受舞台走位和表演的安全培训。
  • 艺人应提前彩排,确保熟悉舞台布局,包括任何可能的障碍物。
  •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监督,确保艺人和工作人员安全使用升降台。

此次王力宏的在演唱会中并未受伤,我们为此感到庆幸。但安全事大,我们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在以后的演出中,不管是主办方还是艺人,理应更加注意安全防范!

【演出保】专为各类演出活动服务,针对各类演出提供专属解决方案,旨在有力解决主办方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演出活动保驾护航。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演出保丨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数据出炉:百花齐放,活力十足

演出保丨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数据出炉:百花齐放,活力十足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演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35万场,与2024年同比降低2.52%;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数1031.59万人次,同比增长0.47%。

演出类型丰富多样

  • 专业剧场演出:涵盖话剧、音乐剧、歌剧、杂技、戏曲等多种类型,国有院团和专业剧场主导的经典剧目演出持续吸引当地观众和外地游客观演。例如北京人艺上演《风雪夜归人》《情人》《长椅》等多部好戏,上海越剧院呈现“风・范”纪念越剧宗师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等。
  • 大型营业性演出: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中,时代少年团、陶喆、周华健、任贤齐等明星演唱会,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天津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武汉仙人掌音乐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等演出项目热度居高。
  • 旅游演艺: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9.08%;观众人数558.43万人次,同比增长6.11%。如大型行进沉浸式旅游演艺《如梦大同》在大同古城首演,大型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提升沉浸氛围感等。

市场特点与趋势

  • 演出产品下沉趋势明显:各地音乐节特色鲜明,中小城市音乐节崛起,凸显下沉趋势。像“保定驴火 DELIGHT电子音乐节”结合烟花秀,湖北孝感“2025 王者荣耀电竞派对音乐节”用“电竞+音乐+文旅”展示青春多元的孝感,陕西宝鸡、安徽滁州等也通过音乐节激活文旅消费。
  • “演出+”模式助力文旅融合: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有力推进器,带动效应不断放大。“演唱会/音乐节 + 文旅”联动模式表现突出,大型现场音乐演出带动酒旅商家关联消费,美团平台相关数据显示,与演唱会、音乐节关联的酒旅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
  • 观众付费意愿增强:观众和游客对高质量内容付费意愿增强,中小城市演出产品供给和文旅融合的新消费场景成为增长新引擎。

随着观众对高质量文化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文旅融合模式的不断深化,演出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将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演出市场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