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保|从鹿晗到杨宗纬,演出事故频发:安全何时能真正“落到实处”?

8月22日,鹿晗演唱会在深圳开唱。演唱过程中,因身后升降台未及时复位,鹿晗在后退过程中差点踩空,幸得台下工作人员迅速托住其小腿,才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坠落事故。

事发现场,图源网络
无独有偶,次日的西宁“动听音乐超级live演唱会”上,歌手杨宗纬在演唱《越过山丘》时,一边后退一边唱歌,不慎踩空,从约两米高的台面直直跌落。演出随即中断,据现场视频呈现,杨宗纬被扶起时表情痛苦、无法直腰,最终由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

事发现场,图源网络
事发后,主办方上海动听音乐迅速发布声明致歉,称医疗团队已第一时间送医检查,全体工作人员正全力陪同照料;8月24日凌晨,杨宗纬通过社交平台发文报平安,歌迷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但事件引发的讨论并未停止,演唱会事故为何频频发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舞台设计是否必须追求极致复杂?机械装置是否经过了反复充分的调试?演出人员是否都参与了彩排?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应急能力是否专业?这些问题,都应成为主办方深入反思的关键。
除此之外,主办方提前为全体工作人员及舞台设备投保足额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意外险、演出器材险、公众责任险等,明确保险责任范围,确保事故发生后能有效转移风险、减少损失。
例如:杨宗纬此次舞台摔倒,如果提前配置了【演出保丨明星艺人险】,那么他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就可以根据保单约定得到相应的赔付。(具体赔付金额视保单约定而定)。
近两年的演出市场欣欣向荣,各类演唱会、音乐节、音乐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演出事故却频频发生,演出安全并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落到实处、抓在细处。毕竟,只有在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演出行业的繁荣才具有可持续性,观众与艺人之间那些跨越时光的“音乐之约”,才能真正安心、温暖。地实现。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